英國牛津大學神經學博士、前三軍總醫院基隆分院院長、前臺大醫院綜合診療部主治醫師、國防醫學院醫學系副教授、三軍總醫院主治醫師、台灣神經調節學會 常務監事、經濟部「衛生及醫療器材國家標準技術委員會」委員、愛家自然診所院長

動物性飽和脂肪與心血管疾病及癌症有關

陳惟華/愛家自然診所院長、英國牛津大學博士、醫界蔬食聯盟發起人之一
健康醫療網 2014/7/5
美國《時代》雜誌又有報導指出,高脂飲食不一定會增加體內的膽固醇、提升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不過,最新的醫學研究已證實含高脂的動物性食品不但會造成心臟病和中風,並且還會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而癌症和心血管疾病一直都是國人十大死因中的前兩大死因。
2013年美國克利夫蘭醫學中心在頂尖的《自然醫學》期刊和《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發表一連串的研究結果,發現人類的腸道微生物會代謝分解肉類的左旋肉鹼以及奶、蛋、魚類的卵磷脂成為三甲基胺,並確認三甲基胺氧化物會引起膽固醇代謝的異常,造成巨噬細胞堆積過多的膽固醇,在血管壁形成泡沫細胞,導致動脈粥樣硬化。並且血液三甲基胺氧化物濃度較高的人,明顯地增加2.5倍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值得注意的是,該研究讓素食者破例吃下一客牛排,血中有害的三甲基胺氧化物並不會升高。這是由於素食者腸道細菌的組成不同,不會分解左旋肉鹼成為有害的代謝產物,原來素食者的腸道細菌群具有保護的作用。
由於心血管疾病的禍首是動物性食物中的卵磷脂和左旋肉鹼,而不只是飽和脂肪及膽固醇而已,那麼就可以理解為什麼最近好幾個大型的醫學研究不約而同發現,額外補充魚油的ω-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並無法預防心血管疾病。例如,20143英國劍橋大學發表於「內科醫學年鑑」,從72篇的研究報告涵蓋1865萬人的資料進行匯整分析,發現補充ω-3或ω-6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並無法降低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結論指出,目前的證據並不支持"鼓勵攝取高量的ω-3ω-6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來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飲食建議。
此外,20141月《營養素》期刊登載157國的生態研究,分析全球12多億患者罹患的21種癌症,與飲食等因素的關聯。在全球五大致癌主因(抽菸、飲食、喝酒、運動和身體質量指數)中,以抽菸和食用動物性食品影響最鉅,都會增加12種癌症的發生率,尤其食用動物性食品是女性和男性罹患癌症的關鍵因素。其中,動物性脂肪特別會增加肺癌和霍奇金淋巴癌2種癌症的發生。相反的,多吃糙米和全麥等全穀類食物來取代動物性蛋白質及飽和脂肪,能夠降低這21種癌症。這些研究結果可做為全球預防癌症的指引。
由於肉蛋奶中同時含有飽和脂肪、膽固醇、左旋肉鹼和卵磷脂等多種有害健康的成份,對人體有著複雜的影響。因此,我們不能只從單一疾病來看待飽和脂肪,必須全面地審視動物性食品對健康的整體影響。由於多吃含有動物性飽和脂肪的肉魚蛋奶等,不但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心臟病和中風,而且也會增加癌症的發生。所以,多吃含有飽和脂肪和膽固醇等動物性食品會危害身體健康是無庸置疑的!
美國政府自70年代開始提倡低脂、低膽固醇飲食;紅肉、奶蛋製品、全脂牛奶等的食用大幅下滑,取而代之的是全麥麵包、全殼物等食品。可惜沒有提醒同時要少吃糖類及精緻的碳水化合物等垃圾食品,避免又吸收了更多的卡路里,反而有可能增加了肥胖及糖尿病。因此,健康又低碳的飲食是低脂、天然的蔬食,也就是多吃看到食物原貌的蔬果、全穀類和堅果,少吃含糖飲料以及精緻的白米飯和白麵粉的食品!

參考文獻:
1、 Chowdhury R, Warnakula S, Kunutsor S, et al. Association of Dietary, Circulating, and Supplement Fatty Acids With Coronary Risk. Ann Intern Med. 2014;160:398-406.
2、 Koeth RA, Zeneng WangZ, Bruce S Levison BS, et al. Intestinal microbiota metabolism of l-carnitine, a nutrient in red meat, promotes atherosclerosis. Nature Medicine 2013;19(5) 576-585.
3、 Tang WHW, Wang Z, Levison BS, et al. Intestinal microbial metabolism of phosphatidylcholine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N Engl J Med 2013;368:1575-1584.
4、 Grant W. A multicountry ecological study of cancer incidence rates in 2008 with respect to various risk-modifying factors. Nutrients 2014;6:163-18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